法律各项价值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解决,遵循什么原则
解决法的价值冲突的原则主要有:
第一,价值位阶原则。这是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一般而言,自由代表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性需要,它是法的价值的顶端。
正义是自由的价值外化,它成为自由之下制约其他价值的法律标准。而秩序则表现为实现自由、正义的社会状态,必须接受自由、正义标准的约束。
因而,在以上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可以按照位阶顺序来予以确定何者应优先适用
第二,个案平衡原则。这是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
第三,比例原则。它就是指“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价值须侵及一种法益时,不得逾越此目的所必要的程度”。
扩展资料:
法的价值分类包括:秩序、自由、正义。
法的价值冲突的三个层面:
(1)个体之间法律所承认的价值发生冲突:行使个人自由可能导致他人利益的损失
(2)共同体之间价值发生冲突:国际人权与一国人权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
(3)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价值冲突。如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冲突。
冲突解决方法:
(1)价值位阶原则
不同位阶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即各种不同价值之间存在主次关系
具体而言:自由>正义>秩序.自然法学派,正义优先分析法学派,秩序优先
(2)个案平衡原则
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如民法中承担法律责任中的公平责任原则。简单的讲就是:兼顾各方利益。
(3)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包括三个下位原则:
①适合性原则:限制人民权利之措施必须能够达到所预期的目的,又称“适当性原则”。(手段适合目的)
②必要性原则:在适合达到目的的多种手段中,应该选择对人民权利侵害最小的手段,又称“最小侵害原则”。
③狭义比例原则:对于人民权利之侵害程度与所达到的目的之间,必须处于一种合理且适度的关系,这项原则主要着重于权衡“受限制的法益”和“受保护的法益”之轻重,以达到利益之间的和谐,又称合理性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法的价值
合欢树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
给下文做铺垫,承上启下,写出了儿子与母亲即使有着小冲突,但是也充满着温暖。
醉酒后驾驶摩托车如何处罚饮酒后被查到,并与交警有发生小冲突如何处
摩托车虽然没有机动车那样那严格的规定,单毕竟也是属于管理条列的非机动车。只要你态度比较端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是不会受到刑事责任的。但罚款是避免不了的。你已经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交通管理规定啦!
小学生常见法律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明文规定,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而当你已经达到法定的骑车年龄,准备骑车时,则必须认真地学一学有关骑自行车的规定,要掌握骑自行车的基本要领。 《未成年保护法》刑法上未满14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民法上小学生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简单点说就是可以胡做非为,不过你爸爸妈妈即监护人要承担责任。《道路安全法》 简单说就是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等等。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法律法规。
法律与情理冲突时,如何取舍?试举例说明。谢谢!
法不容情,否则就是徇私枉法。父亲杀死祸害乡邻的逆子,众相邻联名请求司法机关不要拘捕父亲,父亲照样被捕被判。司机见义勇为撞死小偷,司机还得负法律责任等等。